阴道炎为何偏偏找上你?
談到制動系統,大家第一直覺肯定是卡鉗,但你知道碟盤對於制動表現影響很大嗎?不管原廠配備或是市售改裝品,都推出琳瑯滿目的碟盤款式可做選擇,而你知道差異在哪嗎?是否還認為浪花碟只是為了造型?今天就讓Moto7帶你認識不同碟盤的差異,釐清正確觀念。
二十歲的姊姊今年大學二年級,這對相差十歲的弟弟來說,是遙不可及、無從理解的年齡,好幾次弟弟上洗手間經過姊姊房門,聽見震撼鼓聲的搖滾樂囂鬧節拍傳出房門,總在心中困惑,為何父母親這麼晚才將自己生出來?大他十歲的姊姊像另一星球的人種,許多行為不僅弟弟無從理解,更經常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已經算半個女人的姊姊,尤其每次姊姊看他的表情,就像客人從寵物店玻璃櫥窗外盯瞧剛出生躺在櫃中噫噫嗚嗚鬼叫的小狗一般,充滿憐憫與些許厭惡,他受不了這種神情,怎麼說自己也是她的弟弟啊,不是全身溼答答在箱子裏蠕動爬行的小狗。比起同學們描述自家姊姊的溫柔體貼,弟弟總覺得這樣的姊姊還不如沒有,畢竟這個與他相差十歲,個性迥異,沒有任何相同興趣的姊姊,唯一相似大概祇有短翹髮型及瘦小身材,而一直到二十歲仍遲遲未發育的扁平胸部,也讓他難將姊姊與女人味聯想在一起。
」 弟弟趁姊姊品鑑科展海報,張大眼把握機會好奇張望她神祕的房間。無論校內校外,大多數的科展都是由幾位好友組隊報名參加,弟弟之所以決定一人參賽,原因無他,全託同班同學的福,去年科展比賽才會落得連佳作都沒有。想到同學能帶回家幫忙澆水,弟弟當時心中感到綠豆同學的貼心,也在周五下午第二堂課休息時間,花了自己一周的零用錢請綠豆同學吃最貴的杜老爺雪糕,弟弟覺得很值得,畢竟換來的是雙十國慶與周末連續三天的自由時光。姊姊像窺知他腦袋正想的事,目光迅速離開海報,直狠狠地射向弟弟,然後將海報往他身上一推,碰地關上房門,震耳欲聾的搖滾樂瞬間恢復悶在房內的黯黯節奏聲。」 雖然弟弟知道姊姊可能相應不理,但還是硬著頭又敲了敲門。
周一一早弟弟滿心期待到校,等著綠豆同學抱來六盒培養皿一起至科展報名教室登記。這不是弟弟第一次參加科展,但也許是最後一次,因為每當弟弟回想起去年與同班同學一起參加科展落敗的情況,就讓他下定決心復仇雪恥,而且弟弟咬牙告訴自己要一個人完成這次的科展。面對砲聲隆隆,柯文哲強調自己只是平鋪直述、當作公衛問題處理,「既沒有污名、也沒歧視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要注意這問題」。
這情形造成的後遺症是什麼?是國家在特定政策上對同性戀者的不公對待,以台灣為例,到目前為止仍禁止男男間性行為捐血。但是在疫情記者會上也常將「精準疫調」掛在嘴邊的市長,對外發言時也未能掌握「精準表達」的重要性。柯文哲或北市府若是沒能解釋同志的何種群聚活動或行為需要特別留意、以及此行為是「同志團體」獨有的,那麼就只是曝露出了對同志身份的性別偏見。畢竟,後者這些團體在三級警戒期間,也紛紛落實防疫措施或改為遠端工作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疫情近期已趨緩,雙北兩市雖然每日仍有新增的確診個案,與先前相比已減少許多。即使各國政府在政策上制定出了相關的規則或建議,各家戶能否落實大多還是仰賴民眾的自覺與自律。
若有,認真理解這些特殊性背後的文化與脈絡,才是務實面對疫情、控制疫情的根本之道。柯文哲若是真的對其管轄範圍內的各種群聚事件感到憂心,該做的是調查這些群聚感染是否有其特殊性。更何況他從政的時間已不算短,若也曾經歷過因表達不夠精準造成的困擾,就不難想像同志團體為何義正詞嚴地抗議。但是在疫情記者會上也常將「精準疫調」掛在嘴邊的市長,對外發言時也未能掌握「精準表達」的重要性。
在未有一定程度的證據面前,特別點出同志此一身份,反而有可能讓同志社群與傳染病的污名再度連結。「污毒之血」:男同志捐血禁令背後的效益主義思維 這樣的情形也會造就非同志者在愛滋與性別教育兩方面的缺乏,精神科醫師徐志雲就曾撰文分享在其開設的同志諮詢門診,遇過一位丈夫感染愛滋的異性戀妻子。平鋪直述的內容若是沒有告訴大眾疫情與「同志團體」間的關聯是什麼、特殊性又在哪,概括地講出這個詞恐怕又是加深社會對同志社群的偏見與負面連結。愛滋病的歷史中,不當的負面連結造成了哪些後遺症? 同志社群或倡議團體對柯文哲的說法如此重視並非小題大作,必須放在同志運動長期以來致力於對抗疾病污名的歷史脈絡裡。
柯文哲或北市府若是沒能解釋同志的何種群聚活動或行為需要特別留意、以及此行為是「同志團體」獨有的,那麼就只是曝露出了對同志身份的性別偏見。這情形造成的後遺症是什麼?是國家在特定政策上對同性戀者的不公對待,以台灣為例,到目前為止仍禁止男男間性行為捐血。
然而,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日在記者會上又再度語出驚人,表示目前最令北市府頭疼的就是廣義的家戶感染,並點名了民眾群聚打麻將、合租公寓,以及「同志團體」。柯文哲如今身處市長之位又自帶聲量,一言一行都已不再是當年宣布要參選的台大醫院主治醫師。
更重要的是,不論疫調前面是否加上「精準」二字,這項與政府公權力密不可分的工作也須仰賴疫調人員對不同的人口群具有一定的文化敏感度,以及對(地方)政府的信任。污名與不當連結並不好消除,瑞典哲學家艾莎.威克福斯(Åsa Wikforss)在《另類事實:關於知識和它的敵人》裡,談到事實查核面對的其中一個重大挑戰是:「人記得的是陳述本身,而不是該陳述為假或是毫無根據的資訊」,他因此強調媒體在犯錯時應該即刻改正是非常重要的。(關於「同志團體」一詞的定義,以及柯市長是否有歧視之嫌,可參考以下此篇文章) 柯文哲在疫調記者會說「同志團體也是問題」,是不是赤裸裸的歧視? 但問題就接著而來了,從目前市長的發言以及後續的回應,都未能看見市長或市府說明,一群同志的群聚究竟指的是什麼樣的活動,以及為何要特別點名「同志」身份。徐志雲詢問這位異性戀妻子為何來到這個門診,對方的回答是「大家都以為只有男同志會得到愛滋病,所以一個異性戀的妻子,根本走投無路。回顧疫情在世界各國的發展,家戶內的群聚感染一直都是最不易處理的。未能說清楚的「同志團體」,恐怕加深了污名連結 從引發各方熱議與揣測的「同志團體」這詞講起。
即使後來發現HIV/AIDS在不同的人口群也出現,甚至以目前全球的情形,異性戀感染HIV/AIDS的數量也遠多過同性戀者,同志與HIV/AIDS間的負面連結仍未完全消除。面對砲聲隆隆,柯文哲強調自己只是平鋪直述、當作公衛問題處理,「既沒有污名、也沒歧視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要注意這問題」。
回望HIV/AIDS此一傳染病剛在美國出現且爆發之際,因為在最早的幾個病例身上發現有男男間的性行為,曾一度出現男同性戀免疫缺乏症(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GRID)這樣的歧視性用語。畢竟,後者這些團體在三級警戒期間,也紛紛落實防疫措施或改為遠端工作。
那麼回到柯文哲的發言內容來看,「同志團體」是他用來舉例廣義的家戶感染的其中一種類型,推測最有可能指涉的應該是一群同志的群聚。柯市長此話一出再度引發討論,有議員或立法委員認為他再度失言。
他也另外說到,即使你已經接受某個陳述為假,它還是會留下痕跡。社會普遍認知裡的「同志團體」則紛紛發聲明回應,表示柯市長特別點名同志身份可能會加深社會對同志的汙名與負面連結。這一用法與大家熟知的「同志」(或同性戀)不同,但應該也不是社會或民眾普遍認知當中,為同志權益倡議的社會運動團體。另外,長期將同志社群視為HIV/AIDS的高風險對象,也會讓其他不具有同志身份認同者忽略了自身的風險,產生「病毒與我無關」的錯誤認知。
台灣愛滋學會理事長洪健清去(2020)年受訪時就曾表示,愛滋感染者延遲診斷的比例仍高達三成六,其中異性戀延遲篩檢比例為同性戀的三倍水費中的基本費是依水管口徑粗細收費,北水是20mm收136元,台水是20mm收71.4元,相較之下,台水比較便宜,因此,雙北居民實際支出的水費很可能差不多。
逢此百年大旱,缺水已成不得不處理的嚴重國安課題,水價合理化是面對氣候緊急時代必要之舉,建議政府應提出合理化的評估方案,包括水費提高之後的用途規劃,然後將所有評估資料公開,舉辦公共論壇,啟動社會對話,尋求共識,筆者之建議方案僅供討論參考。自來水供應了住宅、商業、工業用戶,用水量有大有小,水價的合理化,可以增加節水、使用再生水誘因,提昇節水產業和技術的發展,讓國人面對極端氣候下,減少缺水的風險。
11-30度,每度9.45元,翡翠水庫蓋在新北市,供給台北市用水,新北每度用水反而比台北市民貴,本就不合理。延伸閱讀 如果政府還沒意識到台灣是水資源缺乏國家,未來將付出慘痛代價 不要一缺水,就想停止農業灌溉。
關於自來水價調整的建議 有關調整方案,個人初步建議是:先行提高台北市水價,和全國其他地區相同,然後參考台北市的水費級距率,從加大級距費率差異開始,例如:用水量1-10度不調漲(初估約80萬用戶)。台北市1到20度的級距,每度水只收5元。11-30度漲為1.5倍(初估430萬用戶)。根據台水公司的統計,台灣每人每月的水費平均支出約是108元,占國民消費支出比例約0.2%,相當於一杯最便宜的星巴克咖啡。
但是,水也是公共財,不應該任由少數人耗用,或者因為一部分人浪費水,導致集體的缺水風險。用水越多,單位水價應越高,所以討論水價合理化,不是齊頭式的提高水價,而是拉大級距 根據台灣自來水公司報告,每月使用50度以上的用水大戶只佔5%,卻使用高達41%的用水量,而目前台灣平均水價約11元,一般20度以內用戶一度7至9元,工業大戶一個月用3、4萬度,一度卻只收12元,兩者只差3元差距顯然不合理。
文: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Photo Credit: 地球公民基金會 台灣各縣市的自來水,除了金馬之外,都是由台灣自來水公司供應,台北市則由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供應。例如,近年來,台灣的原水開發成本每度已超過20元,但水價平均卻只有11元,就不合理,此外,直接供應原水給工業大戶的水價,也應該合理反應成本,不應變相補貼企業。
討論水價的三個面向 水是維生的必需品,和空氣一樣重要 所以,應該是公共服務的一部分,不能變成純粹的商品,任意哄抬,讓弱勢者無水可用或難以負擔。只要50度以上的用水戶,每度水價調高到20元以上,則已接近再生水和海水淡化的成本,自然就產生投資和使用的誘因。
最新留言